三天内,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接连刷新最高值,这让一些科学家感到不安。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3日是有相关数据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天”。但仅仅一天后,这一高温纪录就被打破,并在7月5日继续持平。对此,科学家警告称,气候变化已进入“未知水域”,在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变暖共同作用下,“全球最热一天”的纪录可能很快就会被再次刷新。
10万年来最热一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全球最热一天”的新闻频频刷屏。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3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首次超过17摄氏度,达到17.01摄氏度。这意味着,自1979年开始有相关统计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出现新高,打破了2016年8月14日和2022年7月24日创下的16.92摄氏度的纪录。
然而,仅隔一天,这一纪录就再次被打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地球表面平均气温4日再创新高,达到17.18摄氏度。5日的全球平均气温则与4日持平,继续维持在高点。
除了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5日也表示,3日、4日全球平均气温接连创下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对此,有科学家指出,虽然美欧相关数据都是从20世纪中叶左右才开始记录,但考虑到科学家从冰芯和珊瑚礁中了解到的数千年气候数据,近日的全球平均气温应该达到地球数千、数万年来的最高纪录。
美国伍德维尔气候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詹妮弗·弗朗西斯(jennifer francis)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本周的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是“至少10万年来”的最高值,意义重大。
专家还警告称,全球高温纪录可能很快就将再次被打破。
美国独立气温监测组织“伯克利地球”的科学家罗伯特·罗德(robert rohde)表示,今后6周可能多次刷新“全球最热一天”纪录。
厄尔尼诺“再添把火”
研究人员认为,当前全球可能已经进入一个持续多年的极端高温期,背后主要由两大因素推动:一是人类持续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变暖;二是厄尔尼诺现象重现。
科学家认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迄今为止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它们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包裹着地球,捕获太阳的热量,导致全球变暖。自19世纪以来,地球温度已升高约1.1摄氏度。
此外,近期热带太平洋形成的厄尔尼诺条件,也为极端高温“再添一把火”。
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发布公告确认,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为90%。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在全球多片地区和海洋中引发更多极端高温”。
全球多个气象组织预计,由于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较早,发展空间大,本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至少为中度”。如发展成强厄尔尼诺,可能会带来全球气温的新高峰。
一些气象专家称,由于此前拉尼娜现象已持续3年,从拉尼娜转变到厄尔尼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
专家还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其开始后的一年最为明显,这意味着不仅此后几个月全球气温将继续飙升,明年也可能会比今年更热。
极端天气将更频繁
舆论担忧,全球变暖已将地球的气候变化引入一个令人担忧的“未知水域”。
随着全球高温纪录不断被打破,世界各地都遭遇极端高温“烤”验。
在美国,不断蔓延的热浪正炙烤美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美国政府高温健康综合信息系统6月28日数据显示,逾1.2亿人处于各类高温警戒地带。
在墨西哥,自3月以来的极端高温已造成至少112人死亡,其中104人死于中暑。在北部新莱昂州、塔毛利帕斯州及东部的韦拉克鲁斯州,最高气温已超过45摄氏度。
在中国、印度和秘鲁等地,高温纪录也频频被打破。加拿大等一些过去相对凉快的地区也热成了“热带国家”。即使是目前处于冬季的南极洲也出现反常高温,位于南极洲阿根廷群岛的一座科考站最近录得8.7摄氏度的当地气温,打破了7月份最高纪录。
极端高温已经让各地民众叫苦不迭,但科学家认为,高温只是全球变暖造成的恶果之一。
美联社援引专家称,濒临死亡的珊瑚礁、强度更高的厄尔尼诺现象、不断缩小的南极海冰面积以及今年笼罩北美大部分地区的山火烟雾都是警告信号,凸显气候危机的严峻。
对此,科学家认为,破纪录高温等极端天气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英国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气候科学高级讲师弗里德里克·奥托(friederike otto)表示,全球平均气温纪录的刷新再次为人类敲响警钟。“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停止燃烧化石燃料,不是在十几年内,而是现在。”他认为,虽然打破的纪录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来说,却意味着生命和生计的损失。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廖勤
本文作者:裘雯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