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光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哪个阶段最让人怀念?
我想很多人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必定是高中。
小学心智不太成熟,初中又较为叛逆,大学则多了一些世俗的考量。
唯独高中,十七八岁的花样年华,情窦初开的年纪,最是真挚纯粹。
因此,无论是大荧幕还是小荧屏,青春校园剧永远占据着一席之地。
比如2016年播出的青春校园剧《最好的我们》。
刘昊然饰演的余淮,谭松韵饰演的耿耿,“耿耿余淮”至今依然让人耿耿于怀。
再比如彭昱畅,张婧怡,梁靖康,周依然领衔主演的《风犬少年的天空》。
那种单纯的校园生活,同窗之间珍贵的感情又让多少人怀念起了曾经。
《最好的我们》和《风犬少年的天空》可以说是青春校园剧系列近几年少有的佳作,豆瓣评分都达到了8分以上。
但在很多观众的心目中,青春校园剧的封神之作却不是他们,而是一部2002年播出的电视剧。
《十八岁的天空》。
这部由保剑锋,倪景阳,范志博,刘佩琦,岳跃利,金沙,李智楠,杨童舒领衔主演的青春校园剧一经播出就掀起了收视高潮,被誉为‘中国版的GTO’。
保剑锋饰演的搞怪老师古越涛,金沙饰演的校花蓝菲林,李智楠饰演的校草石延枫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能对于成长起来的00后们而言,《十八岁的天空》有些陌生,但是对于8090后们来说,三年八班的故事至少影响了两代人。
如今,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传承。
由郭京飞,任敏,王源领衔主演的青春校园剧《追光的日子》最近出了圈。
上线一周的时间,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时下网友热议的话题。
和《十八岁的天空》一样,该剧同样以高三阶段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位‘问题’老师和一群青年学生为了理想而努力前行的故事。
不少观众感叹,仿佛一夜之间就回到了高中时光,那种既亲切又温馨的感觉能够扫除一身的疲惫。
之所以能够戳中大家的泪点,皆是因为在14班的故事中仿佛到处都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部剧中那些让人似曾相识,记忆犹新的事情。
每一所学校可能都有一些另类的老师。
在学校的方寸天地之间,老师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
有些老师温文儒雅,和蔼可亲,有些老师则‘凶得’像只母老虎,三步之内,寒气逼人。
背地里给老师起外号,恐怕是很多人学生时代都做过的事情。
青云中学高三年级主任,一班的英语老师李亚玲就是这样一位让学生‘谈虎色变’的女老师。
出场几个镜头,寥寥数语,人物的形象就给立住了。
任真去青云中学办理入学手续,李老师拿着她的高考成绩单询问她过了一本线为什么还选择复读。
虽然对任真的高考成绩比较满意,但还是告诫任真既然选择了复读,就一定不能松懈,只有努力才能对的起自己的付出。
很多网友感到这一幕,纷纷感叹教导主任的那味出来了,听她说话就像是听自己曾经的班主任讲话,不能说是如出一辙吧,简直就是一个培训班出来的啊。
那语气,那神情,仿佛自己就成了任真。
李老师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维护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任何人违反了校纪校规都会受到她的严厉批评。
表面上看她和新来的郝楠老师不对付,但仔细想想,她其实也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
郭京飞饰演的郝楠经人介绍来到青云中学职教。
对于这位简历有三年空白经历的优秀老师,李老师从一开始就抱着一个怀疑的态度。
拿着郝楠过往的经历在那刨根问底,若不是校长插科打诨,及时岔开话题,单凭郝楠自己一时半会恐怕还应付不来。
有不少观众不喜欢李老师这样咄咄逼人,认为她是担心郝楠抢了她的风头,但站在另一个角度何曾不是对学生负责。
毕竟她是高三的年纪主任,她必须要对所有的高三学生负责,不管授课老师是道德有瑕疵,还是业务能力不济都会影响到学生,从而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
李老师和郝老师本质上没有矛盾,最多也就是教学方式和理念有所不同罢了。
一位好的老师真的可以影响学生的一声,郝楠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李亚玲同样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每一个班级可能都有一些奇葩的大神。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大神级别的人物。
他们往往三五成群,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青云中学高三14班就有这样一个铁三角组合。
王放,贾坤,刘锵锵就是青云中学14班赫赫有名的铁三角。
在老师的眼中他们已经无药可救了。
事实上,到了高三阶段,老师基本上已经不太爱管学生了,很多时候都要靠学生自己自觉。
对于像王放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学生,也只能任由其自生自灭。
但他们本质上并不坏,很多时候还是班级里的积极分子,虽然学习不咋地,但一些苦力活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仔细想一想,自己所在的班级里是不是都有一个像王放这样的学生。
他们有时候是班级里的搅屎棍,有时候又是大家的开心果。
这样的学生最缺的就是一个细心的好老师去引导他。
庆幸的是王放他们遇见了郝楠,一个愿意引导他们,愿意走进他们内心世界的好老师。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好老师少之又少,多数的王放最后都会成为王老师口中的二傻子‘夏洛’。
每一所学校可能都有一些不合理的规定。
十七八岁的年纪最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因此很不喜欢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
试问在座的8090后们,有谁没半夜翻墙跑到网吧去包宿。
有谁没在月黑风高的时候‘偷过’老师家的枇杷和石榴。
有谁不是非主流的杀马特,葬爱家族的守护神。
但是学校里总有一些特别奇葩的规定。
就比如青云中学的奇葩规定,学生就餐必须按班级序号。
吃过大食堂的人都应该知道,往往最后一个吃饭就只能吃一些残羹剩饭。
青云中学的这项规定就导致14班永远是最后一个吃饭,永远都只能吃其他班级吃剩下的。
如果不是郝楠的到来,恐怕这项规定不会被更改,正是因为他和14班学生的坚持才最终迫使学校更改了规章制度。
事实上,学校的管理方并不是不知道这项制度的缺陷,但很多时候就是不愿意做出改变。
制度的僵化也是导致不合理,不公平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部校园青春剧,《追光的日子》以足够接地气的剧情设计获得了很多网友的青睐。
没有假大空的宣传口号,没有教条式的人物刻画,一切都是那么的润物无声,恰到好处。
剧中又有那些场景让你似曾相识,颇有感触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一起说说曾经的高中时光。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